移动应用
  • 牛摩网APP

    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 前大灯

    微信扫码打开
  • 摩托车排行榜

    微信扫码打开
  • 牛摩网手机版

    手机扫码打开
您当前位置:牛摩网 > 锐圆专栏 > 锐圆说行 > 浏览文章
只有摩托车可以解救北京之堵

时间:2011/7/8 15:03:00 · 阅读

    -分享-

0

-评论-

京城里有影响的时政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做了一期封面故事,题目是《每天的交通阻挠我所有的梦》,说的北京之堵。怎么个堵法,咱从他的文章里摘些数据,让大伙瞅瞅。

先说汽车:从19492300辆到1997年达到第一个百万辆,用了48年时间,到今年8月第二个百万车,仅用了6年时间,这应该只是北京上牌的车。

再看路:城市道路占城区面积北京10.4%,纽约35%,华盛顿43%,洛杉矶50%,伦敦23%,柏林26%,巴黎25%,东京15.2%,大阪17.2%。仅看这个数据,北京该堵,但如果考虑到城市机动车的拥有量,北京应该算宽松的城市。

再但是,北京的道路设置不合理,一是干线多,环线多,而支线少,环线变成了城墙,进出环线处都形成了关隘;二是“节点”少,左拐右拐掉头都很难,汽车被迫在路上停留更多的时间,降低了道路使用率。文章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城市道路并不是越宽越好,4车道并行,靠里的快行道通过能力如果为1,那么外侧的通过能力仅为0.65,并呈递减关系。

我们再看看人,北京人对交通方式的选择是:29%乘地铁或公交,31%骑自行车,22%开私家车,10%打的,8%步行。

好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具体的情况,请买一本今年1110号出版的《三联周刊》(被迫给别人做一次广告)。

以下是锐圆的读后感。

从报道中,我发现了N个问题。

一是10年来,北京公交的分担率从80%下降到41%,这些年来,城市在限制摩托车的时候,也知道众多的老百姓不可能都去开私家车,总是以发展公共交通来做托辞,强迫老百姓放弃摩托车,事实是,公共交通承担不了这个重任,北京在公交方面(包括地铁、轻轨)的投入全国无出其右,不用打听也是最多的,但现状是更多的市民放弃公交系统,公交最致命的弱点,一是不能点到点,中间要转换线路甚至要和自行车配套,二是时间不能保证,对打卡一族来说,经常迟到意味着什么?

“公交派”还很难解释这样的事实,公共汽车站点附近,由于大巴中巴进进出出,已成了城市道路最要命的“梗塞”。

第二,在北京,媒体也好,交管部门也好,专家也好,讨论城市交通时,做梦也不会想到把摩托车作为一种可能考虑进去。北京的交通专家都认识到,北京的道路目前的问题是“宽而稀”,美国纽约干线间的距离只有300米,而北京干道很宽,之间却夹着一个又一个大院,平均5001500米。这样的路网,不仅汽车通行易,摩托车通行就更不易,就是热爱摩托车的本哥们,无法想像长安街摩托车来来去去的景象。但举世无双的长安街,汽车的平均速度只有14公里/小时。如果城市道路是高密度的网状,哪怕很窄,也有很好的通过性,巴黎就给我这样的印象,路很窄,单行道比较多,但小汽车、摩托车却象鱼一样自由穿梭。北京的人均每天出行距离是6-8公里,这样的距离,摩托车比之汽车和自行车,显然有相当大的优势,且不说,摩托车停车用地少,使用成本低。

作为中国首善之地北京,还有31%的人选择自行车出行,这里不知道把哪些每天自行车和地铁、公交车接力的人算进去了没有,如此众多的老百姓,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还不得不用自行车解决出行问题,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差距也太大了一些。

和北京一样,中国的许多大中城市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展道路,但在潜意识里,是为小汽车修路的,有的直接把自行车道、人行道压缩为汽车让路,但汽车霸权虽然不断扩张,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不断再下降。

从北京的情况看,公共交通因其本身的缺陷满足不了公共出行的需要,小汽车对发展中的中国,即使是最富裕的北京,也很难普及到绝大多数,自行车如果作为健身器材,当然越多越好,但作为市民的代步工具,并不是城市的光荣,而自行车通过能力差,在宽大的道路交叉口,对交通的阻碍也是无法医治的顽症。所以,我们郑重地推出摩托车,让摩托车重新成为一种可能。

去巴黎、罗马看看,摩托车给城市带了多少美好的感觉。(2003年旧作)

编辑:admin
关键字:

  • 牛摩网APP

  • 牛摩网手机版

  • 排行榜小程序

  • 前大灯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1728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20761号 CopyRight ? 2012-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牛摩网科技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