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层面存在一种扫盲运动的说法,那么在摩托车行业对于圈内相关的从业人员和公众来讲,其实也存在扫盲运动这一说,那么摩托车行业的扫盲运动是已经结束还是刚刚开始呢?
大家好,我是
我先界定一下,这个扫盲运动指的是整个的摩托车行业的普通公众对整个行业,对摩托车产品的一个理解的程度。从这个意义这个语境上,我们来说一下这个关于扫盲的话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也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是处在一个通路车的这么一个时代,在那个时候是一个稀缺经济,然后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通路车时代其实更多的社会公众是处于一种文盲的状态,打引号的“文盲”。
就其实大家对整个摩托车行业,包括对摩托车这个产品的理解程度和这个知识量是有限的。后来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尤其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手段,知识信息的大爆炸,大家获取信息和获取产品资讯的手段和渠道越来越多。公众认知摩托车产品这个层面,这个扫盲运动就快速的推进很多。
真正的车友或者是叫做准车友,那么他们就快速的走过了扫盲的阶段,实在是对摩托车对这个工业产品的认知缺陷的这么一些公众,他们也可以直接百度,就可以搜到很多的关于摩托车产品的资讯。车友们他们就从普通的小白快速的进化到了“知识分子”,当然我说的是在这个行业里边的一个打引号的知识分子,在这个知识分子大爆炸的这个历史时期,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各种摩托车产品进行比划。
那么这个时候,传统意义上的这个行业里面的专家,包括很多行业的媒体,包括我本人在内,所谓的这些媒体专家,那其实我们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是下降的,因为这个行业里边的用户层面的扫盲,这个效果非常的显著,进程也很快。
那么在这个前提下,这个行业里边还需要专家吗?
我觉得应该还需要吧,因为专家就是专家。严格意义上讲,现在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后真相时代,那么什么叫后真相时代呢?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后真相时代,你所看到的、所接受的信息跟资讯,只是你以为你想看到的和你以为是正确的,以及别人想让你看到的信息和资讯。
所以在哲学上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真相,只有解释。当然我们聊行业的话题,也不用拔的那么高。其实我核心想表达的意思是随着互联网时代这个特殊历史背景的出现和爆发,这个行业里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那么专家就理所当然的应该让渡一部分他们的话语权,而专家就是专家。那么相对普通的车友而言,那么他们对摩托车,对行业的理解肯定是要深刻很多。
那么在专家话语语境的这么一个前提下,其实应该是一个小范围的讨论和资讯的交换。就是面对普通的大量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沉默的大多数,那么专家聊的话题应该是在小范围内。因为普通的公众其实也不太关心,专家们所讨论所热议的那些话题。比如说这台车的功率是多少?然后配置情况,这个轮胎是14的还是16的?
其实对于普通的大众来说,这个对他们实际的买车用车和整个使用的场景其实意义不大。同样一台摩托车,专家们在那里争论20个千瓦和22个千瓦的区别。那你说普通的用户他真的能说那2个千瓦的差异吗?
当然我说这个话,不是说普通的公众,这些大量的新生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关心这些东西,他们也关心。我只是说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互联网的后真相时代,摩托车行业在一般意义上的这个扫盲运动,我觉得是已经结束了,差不多了。
摩托车产品真正的进入一个中大排,包括小排量的娱乐化、高端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这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里边,其实专家的话语权还是蛮重的。真正有专业背景知识的媒体也好,或者车评人也好,他们的意见其实还是非常的重要。只是说专家们讨论的话题,从根本上来讲就不太是在更大范围内去交流产品新的市场形态。这个前提上来讲的话,其实摩托车行业的扫盲运动才刚刚开始。
那么关于这个话题,我今天只是开一个脑洞,大家有兴趣可以在评论区交流探讨一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热门资讯
查看全部
34196
11670
72215
64343
13144
22197
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278
932
1306
920
1100
2346
973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