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 牛摩网APP

    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 前大灯

    微信扫码打开
  • 摩托车排行榜

    微信扫码打开
  • 牛摩网手机版

    手机扫码打开
您当前位置:牛摩网 > 商学院 > 牛书推荐 > 浏览文章
万里任禅游

锐圆 时间:2013/3/12 23:09:12 · 阅读

    -分享-

0

-评论-

【内容简介】

 

一段横跨美国大陆的摩托车之旅,一场拥有两个主讲的哲学肖陶扩!追寻自我,追寻真理,追寻生命的深层价值!本书在被120家出版社拒绝后终于出版,立即成为超级畅销书,第一年即销售达百余万册,而且在之后十余年一直居于畅销书排行榜之列,并被美国读书界选为7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本书讲述了作者在70年代的一个夏季,单独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行文优美、简洁而动人。

 

这是一本内容奇特而有趣的书,作者在70年代的一个夏季,单独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州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向他十一岁的儿子倾吐,中间透露了他对生命真相、生存本质的看法,行文优美、简洁而动人。文中,作者诊断了种种社会病态,试图为心灵空虚的现代人提供治疗的方法:他认为现代人已经为事业、为赚钱远离了自己,变成机器,忘记自己是人。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

 

【作者简介】罗勃特·M·波西格,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他在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和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后因精神崩溃住院接受休克疗法,痊愈后成为电脑技术员。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露探险。本书即为追记这次旅行之作。1974年,本书在被120家出版社拒绝后终于出版,立即成为超级畅销书,第一年即销售达百余万册,而且在之后十余年一直居于畅销排行榜之列,并被美国读书界选为7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

 

    

这是一本内容奇特而有趣的书,作者在70年代一个夏季的月份,单独骑羊机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走遍穷乡僻壤,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用书信体的形式向他十一岁的儿子倾吐,中间透露的对生命直相、生存本质的看法,优美、简洁而动人。本书在美国及世界十余个国家已被当做 New-age 着作的经典值得选译介,本书曾被“Time”为70年代十本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

 

【《万里任禅游》导读】

当时报出版公司请我写一篇《万里任禅游》的导读以帮助读者了解作者波西格(Robert M . Pirsig)的讯息时,心中起了一种疑问,为什么时报出版现在要翻译这一本在美国出版已近二十年的老书?是不是因为目前台湾的大街小巷挤满了摩托车,或者是因为习禅成了一种时尚,因而修禅者人口爆增?八年前我在明尼苏达州曼卡度大学讲学时,这本书仍然摆在书店的畅销书架上。我正准备为该大学人文研究所开一门「禅与现代美国文学」三个学分的课,此书当然列为学生必读的参考书之一。记得书店老板告诉我此书从一九七四年出版到现在一直摆在畅销书架上,直到两年前为止全国已销售了两百多万本。可见此书在一九七四年起的十年间是何等地轰动。

    

要了解为什么此书当时能如此轰动而畅销,我们必须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时代与文化背景。美国人自有史以来一直抱着「美国之梦」,然而此梦随着时代而变质。一九六0年代末最受欢迎的一本书是理查.瑞(Richard A. Reich)所写的《绿化美国》(The Greening of America)。作者主要探讨「美国之梦」的演变。他认为在十九、二十世纪的美国经历了三个层次「美国之梦」的演变。第一层次是指传统的「美国之梦」,以靠自己努力成功为理想指标,发明、机械化、生产和进步划上等号,物质上的成功为幸福之道,认为大自然固然优美,但必须征服它,利用它。第二层次的演变来自工业化、资本化与企业化的社会力量影响,于是个人的力量变成渺小,必须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企业机构。如此价值观的演变直接导致美国自然主义思潮。第三层次的「美国之梦」是超越主义的新价值观,认为自己才是真实的,因此个人的成功不在财富的累积,亦不在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在修得完整的自我人格上。理查.端的《绿化美国》也分析了一九六0年代美国学潮的来龙去脉,认为此次学潮便是第三层次「美国之梦」的表态,并且预言如此价值观必定会迅速漫延,为美国带来更有人情味的社会,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人了解自己,进而了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

    

以高度工业化的六○年代美国而言,第三层次的「美国之梦」以它的超越主义理念,确为美国人民带来一种清凉剂,难怪可维提(John G. Cawelti)在一篇论文中说《绿化美国》一书是一本一九六0年代爱默生的论着,而正当美国人被《绿化美国》着迷时,波西格的《万里任禅游》出版。波西格于是立刻被视为七0年代的梭罗。从此书的一直畅销不衰以及其魅力,我们可认为是一本检视七0年代新「美国之梦」价值观的好教材。

    

《万里任禅游》的主题在探索已经在识觉上、心灵上,以及感情上支离破碎的文化有否整合之道。作者诊断了如此社会病态,为心灵已被分离的现代人提供治疗法。他认为现代人已经为事业,为赚钱远离了自己,变成机器,忘记自己是人。西方世界的二分法或二元论,如人文与科技、精神与物质、神秘主义与机械论、艺术与工业、心灵与机械、东方与西方等相对意识便是此书中所批评的基本问题。作者认为西方文化强调的二分法源自于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攻击诡辩学者和苏格拉底的分类与分化哲学,于是西方世界陷入基本人智约二次元--他称之为「古典的」和「浪漫的」--之间的冲突中而不得解脱。史诺(C. P. Snow)的「两个文化」将此世界分为人文与科技,隔行如隔山,显然是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现代版。如此分隔的知识形态便是一种促进了西方科技空前猛进的原动力,以致现代文化严重陷入危机,人心惶惶,空空虚虚,因为科技的进步毕竟并没有使人更幸福,财富并没有为人带来更多的喜乐。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已从自己的本来面目被隔离得很远很远。

    

波西格受梭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他说此次骑摩托车横过半个北美洲的旅程中,除携带更换衣物外只带了一本书,那便是梭罗的《湖滨散记》。《万里任禅游》与《湖滨散记》均为叙述心灵之旅的散记。所不同的是前书中叙述者与他的儿子克里斯骑机车出游十七天,后书作者则是一个人在湖滨「隐居」两年两个月又两天。在技巧上最大的不同是波西格塑造了叙述者的既是化身又是前世的菲德拉斯,于是读者可将此书视为既是自传又是小说,但是不宜将作者、叙述者,和菲德拉斯视为同一人。从菲德拉斯的出现与口述,读者可多了解一点主角的生平。他曾经是学哲学的学生同时也是教修辞学的教师,但是由于哲学理念与文化的世界观冲突,他的精神终于崩溃而住院,经过冲击疗法得以消除了许多以前的记忆与知觉,出院后成为电脑技术员。他藉骑机车万里游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面对自己的前世身,终于暂时恢复了自己灵性的完整与清静。

    

和爱默生与梭罗一样,波西格认为超越世俗,潜入内心深处,反璞归真,回归自己的本来面目,远比财富的累积、社会地位的高低来得崇高而有意义。因而一如他的前辈,他指望东方的神秘主义引导他走出西方文明的传统。作者在《万里任禅游》中所使用的象徵是很特殊的。例如,他所骑的摩托车象徵心灵之旅的交通工具,菲德拉斯之疯症象徵疏离感和寻求解脱之道。在《湖滨散记》中读者亦可看到类似象徵手法,例如,梭罗独自在湖边散步象徵欲超越世俗的心路历程,远离世俗「隐居」放大自然中可视为象徵逃离文明的一种模式。梭罗与波西格均一面分析一面批评现代美国人的观念与生活模式的病态,寻求心灵上的超越与真正的生活方式。

    

与大自然、国家、传统、家庭、朋友和自己的疏离感驱使波西格的主角走了一趟摩托车万里游,于是整本书的结构由思考反省与经验并行而成。他对于艺术与科技、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等二分法的省思配合他们所经过的乡村、露营、旅馆、骑车的感觉、修护机车的心得,以及对于同行的儿子克里斯与约翰.沙德兰夫妻错综复杂的感受等的描述。当他们骑至北美心脏地带时,他的心灵之旅已潜入他的过去,开始了解自己的精神崩溃起因于现代美国文化。随着他与克里斯进入加州西海岸,他的心灵之旅已引导他回归自己,与他的儿子、朋友,和整个世界妥协,获得心灵上的整合与平静。

    

《万里任禅游》的原文书名是《禅与修护摩托车的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无论是中译本或原文本,其书名吸引读者的地方必定是其中有个「禅」字。因此读者一定好奇书中究竟有多少禅趣。淡江大学英文系有一位美籍教授傅杰思博士(Dr. Jess Fleming)说波西格有些地方很像他,虽然波西格的年纪比他大一些,但是他们都是热中于哲学与禅学的英文教授。我请他重读此书后跟他讨论相互的看法。我们都同意如果读者抱着太大的希望寻找书中的禅趣或者想学到一些修护摩托车的秘诀将会感到失望。书中最违背禅的地方是以过分复杂的逻辑推论实际与理论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同意作者很清楚的在有些地方很含蓄的表示了他对于禅学某程度的了解。以下是我们讨论到的一些书中的禅趣。

    

故事一开始叙述者说骑摩托车旅游和生汽车旅行的感受完全不同。骑摩托车我们能体会与大自然打成一片的感觉,而这样的旅行方法是为旅游而旅游,不是为抵达某目的地而旅游。意思是说过程比抵达目的地重要。在第十七章中他描写爬山经验说,「每爬一步不是为了爬上山顶……如果你只是为要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爬山的活力是靠这些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要掌握「此时此地」的感觉是他的重要讯息。「此时此地」根本就是禅学中的关键语(或曰「当下」)。我们打坐修禅应该是掌握此时此地,为打坐而打坐而不是为到达什么目标,如开悟。在第一章中叙述者又跟克里斯谈及红翅乌鸫群说道「但是实际的情形往往和一知半解的观念大相迳庭。」然后他以一种类似日本俳句的语调说,「你看,那儿有一大群红翅乌鸫被我们的声音吓到了。」鸟从水烛里的鸟巢飞了出来。他像禅师般,给克里斯一个当头「棒喝」拍了拍他的膝盖。按着他和克里斯都没有说什么,交换个眼神就懂得对方的心意,只是静静地四处望望。这正是所谓的「以心传心」了。

    

第一章结尾他提到反科技的人被动的排斥科技,厌恶科技,而逃避到郊外去,这是一种自欺的行为,因为他说,「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就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这句话应该就是他这次骑摩托车做心灵之旅的主题。这一句话也回答了禅学中或老庄哲学中常问的问题:「佛(道)在哪里?」庄子的回答是道在尿液中;波西格的回答是佛在摩托车的齿轮上就如在大自然中一般;佛在科技中也在任何东西中。在第七章,他提到一个一直存在的古典问题:「摩托车的哪一部分,沙堆中的哪一拉沙才是佛呢?」他认为此问题不该问,因为佛是无所不在的。佛独立于任何分析的思考之外而存在的说法,他说,前人已经说得太多了,所以他要讨论佛也存在于分析的思想之内,然后指引它方向,以避免分析之后失去其中之美。

    

在第十九章他指出禅是一种哲学的神秘主义,认为真理是不可言说的,它只能以非理性的方法去体会,而在第二十章菲德拉斯引述《道德经》第一章说明他创造的「良质」(Quality)一字的意义与《道德经》中的「道」一般是不可言说的。如此比喻显然牵强,但确实能帮助读者体会「良质」是什么。他的「良质」和柏拉图的「善」的比喻亦嫌牵强,但是如此比喻也帮助读者了解「良质」的真正意义。在学术上,以跨文化领域的特殊用字解说某一文化的某一意识形态是尽量避免的。

    

他将维修摩托车时所遭遇到的挫折或梗塞(Stuckness)比作修禅者苦思于师父教给他的「公案」而想不出答案时的尴尬心态(第二十四章)是可谅解的。在一九六0、七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正流行着坐禅,禅中心如春笋般林立,有关坐禅、公案、禅学的书,本本畅销,所以作者在书中引用公案应是很自然的事。他进一步引用了「只管打坐」说维修摩托车时我们也应该定下心来「只管维修」(第二十五章)。作者显然参加过曹洞宗(禅宗的一支)道场的「禅七」或读过曹洞宗修禅的方法。在明尼苏达州政府所在地的明尼波里斯.圣.保罗市便有一所曹洞宗的禅中心(一九七0、八0年代由日本禅师片桐法师住持)。此次叙述者的骑摩托车心灵之旅是从此城出发的。值得注意的是他居然提及「无」的公案说根据禅学因为任何答案都是错的,所以不问是上策。他对于「无」的认识应该是透过铃木大批所写的书或是直接受铃木影响的亚兰.华兹(Alan Wattas)的书,因为作者以日语发音的(无)(Mu)介绍此公案。

    

其他仍有许多地方作者引用有关禅的字言,但举了以上这些例子应该足够说明作者了解禅的程度以及多少禅趣在书中。第二十六章中述及修护摩托车时应具备的进取精神(gumpptionology),劝告吾人修车时不要扔掉旧零件,以免换错新零件,但更重要的是修车时或做任何其他事时要全身全心投入,而在投入之前务必先定下心,恰如《易经》中的「静而动」的忠言。如果不先静下心才动,做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傅杰思教授认为这是作者说过的最聪明的一句话。

    

八年后再读一本二十年前在美国出版的《万里任禅游》是个难得的机缘。我可以回顾一下一九六0年代至今三十多年来美国文化是如何变迁。记得一九七四年此书初版时正是越战刚结束,嬉皮时代正达高潮,正流行着裸奔,年轻人忙着上街头抗议质疑的时期。今日读如此时代出版的书有它的意义,因为艰难而烦心的问题每一时代均可重新提出再发问。以寓言式的心灵之旅为架构的文类在英美文学中不胜枚举,例如乔叟(Chaucer)、穗夫特(Swift)、梅尔维尔(Melville)、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作品,但《万里任禅游》新鲜而不同。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好书,值得一读再读。

编辑:锐圆
关键字:

  • 牛摩网APP

  • 牛摩网手机版

  • 排行榜小程序

  • 前大灯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1728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20761号 CopyRight ? 2012-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牛摩网科技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