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 牛摩网APP

    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 前大灯

    微信扫码打开
  • 摩托车排行榜

    微信扫码打开
  • 牛摩网手机版

    手机扫码打开
拨开云雾看黄龙

牛摩测评 时间:2013/1/30 13:51:47 · 阅读

    -分享-

0

-评论-

一、辉煌&机遇

2012年,钱江黄龙正式上市,截止到年底,其销量已经达到2747台(国家工信部合格证数据),或许不做行业分析的人,很难理解2747台这个数据。这意味着中国27个省市,平均每个省市有超过100台黄龙在路上骑行。在摩都重庆,笔者就经常看到黄龙在路上飞驰而过的景象。考虑到大排量摩托在我们生活中的稀缺程度,黄龙所承载的艳羡和惊讶,是具有历史性的,它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到中国的摩托车事业。

如果按照39800元的售价计算,黄龙为钱江及其经销商带来的销售和服务收入,金额将超过1.2亿元,这基本是很多品牌一年的销售额。笔者曾经听到过一个消息,某直辖市的经销商,仅黄龙一款产品,半年内就获利近150万。这样的金额,对由于市场惨淡、仍在盈亏线苦苦煎熬的摩托车经销商们来说,又是另一种艳羡和惊讶。

日益蓬勃的中大排量市场,直接促成了黄龙的成功。以往,玩车的用户,大多只能选择所谓的水车,无法上牌,也就无法正常上路行驶。由于国内产品的缺失,这部分用户大量积压。黄龙的出现,直接切中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旺盛的需求,刺激黄龙出现了一个销售小高峰。其中的很多人,甚至还没有看到过实车,只是在网上看到了他人的使用报告,就选择匆匆下单了。

这样的消费显然不具备长期性,当积压的客户被一一满足,产品的销量会出现一个回落。最近几个月,黄龙的出货,较前期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这似乎也验证了这个理论。由于竞品的不断增多,短期内,黄龙可能也很难再超越2012年的小高峰。

在摩博会上,我们看到了黄龙的欧版和改装版,最近,我们也听到了黄龙旅行版即将上市的新闻,把产品平台做大,这或许是钱江的对冲下滑风险的举措。

二、低调&猜测

以往,为了让消费品更容易被用户所认知,厂家会对产品的卖点、技术、性能不厌其烦地进行描绘和宣传。而在笔者的印象里,没有看到过黄龙的任何一张单页或者产品手册;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来源和开发过程,钱江也语焉不详;我们应该叫钱江黄龙还是贝纳利黄龙,钱江也不置可否,就像孩子不管随爹姓还是随妈姓,那也都是爹妈的孩子。

唯一让人泪奔的是,黄龙的高清图片,在网络上也少得可怜。网络时代,不管汽车摩托车,都流行多角度海量高清猛图,追求一个狂轰乱炸的效果,上来就让你的小心灵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但黄龙,似乎拥有足够强大的气场和自信,硬是靠着摩友的自发上传,达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销量。

钱江的低调,看似是市场部门的不作为,但更像是钱江苦心经营的局面。不树立榜样,也就没有要害可以供对手攻击。中国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刚起步,产品供不应求,闷声发大财要紧。

黄龙的保密程度,有篇文章可供参考:600的发动机完全是钱江在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因为其生产线极度保密,3月份以前,即使在钱江工厂内部都被视为“神秘的第9条生产线”。然而,黄龙的发动机,究竟是什么一个情况,由于缺乏相应的官方资料,直到现在,行业和竞争对手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发动机的包装,钱江可谓是完美沿袭了国外品牌的做法。

钱江官网对黄龙的介绍,非常简洁,“积累钱江25年制造经验,融合贝纳利赛车设计理念产生的一款直列四缸600CC大排量摩托车。”去掉客套话,这句话我们或许可以这么理解,黄龙完全是由钱江做外观设计、产品研发、配套体系和组装制造的产品,其中可能借鉴了贝纳利的某些元素。但没有贝纳利,假以时日,钱江可能也照样造得出黄龙。

对钱江来说,无论是对企业形象还是品牌形象,这本都应该是可喜可贺的大事。但从对产品本身的角度来看,不说比说,私下里说比大声说,更能有利于销售。

消费者在购买大排量摩托车时,一般考虑两个问题,一个是面子问题,一个是信任问题。

首先是面子问题,不知道是幸事还是不幸,钱江当年的“耐磨”理念太过于成功,以至于现在笔者问身边的朋友,钱江摩托你觉得怎么样,回答往往只有几个字,耐磨,省机油。耐磨的钱江,在品牌转型路上,注定要更长更艰难。而金光闪闪的“benelli”几个字,更能满足现阶段用户的面子问题。有车迷会嘀咕贝纳利没有NK街车,贝纳利只做三缸机,但厂家一副无所谓和无所畏惧的态度,会让你把疑问都咽回肚子里去。

再一个就是信任问题,大排量都是要来跑高速的,要更换零部件,还巨麻烦。鉴于中国制造对我们的阴影太大,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国货前,都会再三掂量。虽然黄龙的制造水平是国内高水准的(后面我们会说),但是,在购买前,消费者仍然会寻求进口件、合资品牌等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购买决策。这些,钱江不说通透,留给消费者的想象和意淫空间,无疑会更大更丰满。

或许,对我们来说,龙从云,黄龙黄龙,从来都只能在地上仰视一鳞半爪。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消费者的越来越理性,黄龙势必会被人用显微镜研究个透。从祥云笼罩到裸奔,钱江要有勇气和智慧,从官方角度给出解释。

三、评测&得失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文章,由国内最优秀的车手之一、黄世钊主导钱江黄龙的测试,无论是详细程度还是客观程度,笔者都认为,是对黄龙最公正最到位的评价。

在珠海赛道,黄世钊及其团队,对整车进行了台架测试。其中,黄龙BJ600GS采用了并列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近82匹(60kw)的峰值马力试出,和工厂公布的数据几乎完全一致。这说明,黄龙的功率不含水分,其发动机的威猛性在国内排名第一,钱江在大排量发动机研发方面已经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厂家。但是,黄龙每缸单喷嘴的电喷结构,由于成本控制的原因,还比较原始,不及日系摩托车第一代大排量的电喷系统的水平。直接带来的缺点,就是黄龙的启动时间长,油耗较高。当然,启动时间长这个问题,只是相对国外同类型的车型而言。

整车的平衡性很高,操控相当轻松,完全感觉不到220公斤的笨重,但前后减震,与整车的匹配不够协调,后侧单减震略微发软,让整车的灵活性大打折扣。这一情况,在笔者的一个黄龙用户朋友那里也得到了证实,由于转弯的不便,导致摔车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对用户的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黄龙除了采用象牌轮胎等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采用了国产件,这也让黄世钊在评测中屡屡吐槽黄龙的细节问题,例如油箱下打了钱江LOGO,平叉品质不过硬(以下省略若干字)。但是,黄世钊毕竟是以赛车的标准来衡量一款车的好坏的。作为一款商品车,通过笔者的观察,黄龙的做工在国内来说,已经做到了很高的水准。部分的零部件问题,涉及到国内配套厂的工艺水平,整车厂也很难完全一手掌控。参考国外同排量进口车十几万的高价,黄龙只要做到1/2的价格、4/5的品质,就很接中国普通用户的地气了。

四、总结

它诞生在以“耐磨”闻名于乡野的钱江,却又身披贝纳利的华丽外衣;它在市场上的销售风光无限,但产品介绍上却显得云山雾绕;它的造型和性价比让人惊喜,但国内摩托车常见的细节问题又让人又爱又恨。喜欢也好痛恨也罢,这就是钱江黄龙,它代表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三十年,截止到目前的最高水准。 

编辑:黄秦
关键字:钱江 黄龙

  • 牛摩网APP

  • 牛摩网手机版

  • 排行榜小程序

  • 前大灯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1728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20761号 CopyRight ? 2012-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牛摩网科技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