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 牛摩网APP

    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 前大灯

    微信扫码打开
  • 摩托车排行榜

    微信扫码打开
  • 牛摩网手机版

    手机扫码打开
您当前位置:牛摩网 > 商学院 > 领袖文摘 > 浏览文章
中国制造攀登智能化高峰

时间:2015/12/6 10:03:58 · 阅读

    -分享-

0

-评论-

“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被作为重点提出,以互联网和制造业结合为亮点的工业4.0即将迎来一轮发展大潮。“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政府的诸多行动向市场传递出强烈信号,显示工业转型将迎来大突破、大提速。

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CEO克劳斯·席乐克博士接受了《经理人》杂志专访,针对“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创新给出建设性意见。他表示,全球制造业格局的变化,倒逼中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攀升。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和创新,并且正在努力转型中。他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任务,不仅是实现智能化的工业4.0,而且是带动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全球价值链攀升

《经理人》:从全球视野出发,中国制造业当前的角色是什么样的?面临哪些压力?

席乐克:当前,中国制造业虽然以2.5万亿美元产值居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2.6万美元,仅为美国的15.6%。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主要表现在产品的利润率较低,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制造业面临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抢夺中国成本优势地位,例如富士康、三星纷纷关闭在华工厂转至越南印度等地区;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一些外企如松下、夏普等进一步推进制造基地回迁日本本土。这些变化,倒逼中国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向中高端攀升。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迫在眉睫。并且,中国制造业正在转型过程中。

转型过程可谓是痛苦的。而成功转型的企业无不在产品和经营模式的创新上先行一步,并且通过战略性的并购,来强化自身抗风险的能力。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具体来讲,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集中力量发展相对有竞争优势和战略性意义性的重点产业;二是提升劳动者素质,产业的升级不光包括生产设备与技术,劳动者素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是深化体制改革,调动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四是从政策上扶持具备集群优势的区域性制造业中心,例如珠三角就是在手机产业链方面具备集群优势的区域。

《经理人》:当前阶段,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有哪些障碍,该如何克服?

席乐克:具体谈到障碍,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开发能力弱。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概念:“万众创新”。其重点是从模仿创新,过渡到突出原始创新。中国政府希望在产业核心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未来将更鼓励原始创新。

二是产品附加价值不高。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大都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由于附加值低,中国产品获利甚微。例如,生产一部苹果手机,中国企业仅能得到最终产品3.6%的收入。这和上一个障碍也有很大的关系,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够提升产品价值。

三是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2013年,中国用占世界21.3%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占世界11.6%的GDP。处在价值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业,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资源需求量极大的产业,再加上利用效率低,导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过快。一旦国际原材料价格发生波动,会对中国的产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严重的污染降低了中国工业发展水平的质量,长远来看更需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治理污染。

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在解决污染问题上,主要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是产业转移,将污染、能耗较大的产业转移至欠发达国家,但这会导致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其二是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生产效率,降低污染水平,这是更为负责任的做法。十三五计划中第一次将环境保护“美丽中国”提上了日程,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经理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提出,对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格局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席乐克:低端产业的产能将进一步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中国制造业将致力向高精尖方向发展。我们期待在未来几年中,中国会在几个核心产业逐步建立自己的优势。产业转型任重而道远,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其间的困难和挑战有足够的认识。

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经理人》: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了哪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席乐克: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将会导致很多新机会的产生。大疆创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疆是将一个行业从无到有并做大的典型案例,通过产业聚焦,不仅在短短几年内积累了大量知识产权形成了竞争优势,并且带动了周边的供应商产业链,形成了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Economy of scale and network)。这是一个典型的隐形冠军发展路径,其中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随着产业融合,商业模式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优秀的企业不会为了融合而融合,而是从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入手,通过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结合买卖双方痛点,实现长期合作的双赢局面。

我们服务的一个客户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这是一家商用电梯制造商。传统的商业模式下,电梯制造商销售电梯给物业的业主,是一锤子买卖。通过西蒙顾和的研究,发现这样的模式有两个问题:

第一,客户对电梯无故障使用的要求很高,但是电梯运营状况的数据比较难搜集和获取。一般只有在电梯出现使用故障时,业主才会通知厂商,这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维修人员才能到场,另一方面故障排查耗时较长,导致客户满意度降低;

第二,客户和厂商对电梯故障出现原因的认识时有异议,会出现维修费用扯皮的情况。在我们的建议下,客户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所有的电梯进行了联网,并对电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反馈给维修人员。同时对经营模式也进行了调整,不再出售电梯,而是以按月租费的方式向终端客户收费。维修费用也不再单列,包含在月租费内。

《经理人》:请谈一下“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异同点?

席乐克:相同点是,两者都强调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探索的重点,虽然叫法时有不同,但是本质是类似的。不同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强调的重点不同。“中国制造2025”更侧重于制造,主要关注点是基础材料、基础零配件、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而“工业4.0”的侧重点在智能化,强调智能工厂和生产智能化。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中国制造2025”强调数控系统的应用,而“工业4.0”强调标准制定和服务型制造业。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制造业的水平参差不齐,还有很多的产业仍然处在工业1.0、2.0的阶段,而德国制造业整体水平较接近。所以“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任务不仅是实现智能化的工业4.0,而且是带动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打造国际制造品牌

《经理人》:“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企业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席乐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内市场,更多地服务国际市场。

这个良性循环一旦形成,我们预见中国企业会逐步提升品牌形象,加强在国际市场范围内的竞争力。许多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在积极寻求技术更新,一方面通过加强自身研发,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伴随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中国制造业会迎来更多的机遇。

《经理人》:“中国制造2025”,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变成国际性的品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国际化挑战?

席乐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要面临国际市场运营方面的挑战,具体表现为在国际视野的领导力、全球化运营模式、人才、供应链管理、技术、品牌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曲线进入和国际化并购。华为和联想分别是践行这两条路径的代表企业。

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从欠发达的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开始。通过低成本低价格战略,首先进入这些区域。在形成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一定经验后,渗透葡萄牙市场,最终进入核心发达国家市场(英国、德国等)。

联想更多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通过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服务器业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及其他业务,联想走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对以并购为途径的国际化,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将新的业务与原有业务整合。

通过对隐形冠军的研究,我们发现在不同地区的相同市场里,扩张要比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市场里扩张更为容易。因此,国际化是企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中国制造需要创新

《经理人》:在中国驱动创新和优化结构的大环境下,请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创新给建设性意见。

席乐克: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的创始人、“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教授的《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一书中,对创新有详尽的阐述。对于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在于:第一,勿以善小而不为,要持续性的关注创新。类似移动互联网这样的重大创新,可能十几年才会出现一次。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持续的完善,单个创新的作用很小,但是汇聚在一起就可能造就顶尖的产品。

第二,在人员上,除了研发部门的员工,另外两个方面也对创新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领导和顾客。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作为积极的推动者和创新的实施者,只有在领导们足够多地了解所有细节时,才能有效推进创新。其次,顾客是创新理念非常重要的源泉,应尽可能让他们参与创新的过程。隐形冠军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在产品研发的早期,顾客就会参与其中。

《经理人》:中国企业在高新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席乐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企业有时候有些急功近利,当然我们看到这种情况目前正在发生改变。在某种程度上,人才的培养和创新一样,都需要持续的关注,以及高层的推动。以德国的经验来看,金钱激励只是培养人才手段的一小部分,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中国企业接下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编辑:laoge

  • 牛摩网APP

  • 牛摩网手机版

  • 排行榜小程序

  • 前大灯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1728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20761号 CopyRight ? 2012-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牛摩网科技商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