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
  • 牛摩网APP

    手机扫码快速下载
  • 前大灯

    微信扫码打开
  • 摩托车排行榜

    微信扫码打开
  • 牛摩网手机版

    手机扫码打开
您当前位置:牛摩网 > 热点新闻 > 车迷文化 > 浏览文章
出发穿越世界尽头(四)

凯越机车 时间:2020/4/10 9:57:49 · 阅读

    -分享-

0

-评论-

Day 11 

这里的草泥马比318的牦牛还多!


摩托车上那点摄影器材拍长焦我尽力了,画质一般的图片都是我的作品,剩下那些都是野生动物摄影大师的作品。


草泥马出没 

进入巴塔哥尼亚后,成群的草泥马随处可见,密度远远大于318沿线的牦牛

政府对驾驶员有如下规定

行驶中出现草泥马请立即

  1. 降低车速;

  2. 打开双闪灯;

  3. 禁止鸣笛。


他们就这样淡定的横穿马路



看!那骑摩托车的在偷拍我们!


那纯粹干净的眼神只在这些无人区的野生动物上才能看见


随处可见的铁丝栏杆草泥马根本不放在眼里


身手不是一般的敏捷

虽说你们是同属骆驼科下面的四个不同品种动物,但我这个学西班牙语的还是喜欢管你们叫“草泥马”

但是还是要“一本正经”的为我们的“神兽”正名。


有点糊涂吗?不要紧,让我把我们家的家史跟各位讲一讲。早在4500万年前,只有兔子大小的骆驼的祖先就在今天北美大陆上漫步了。在随后的岁月里,它们越来越高大,腿越来越长。嗯,高开叉大长腿是我们骆驼与其他有蹄动物很大的一个不同,所有骆驼科动物的后腿都在髋关节那里与躯干连接,而牛啊马的,在膝盖那里就与屁股融为一体了。大长腿让我们拥有了一项绝技:卧下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可以趴在自己腿上,不用让妈妈担心肚子着凉的问题。



左驼羊,右马。

大约1200万年前,骆驼史上的远征开始了,一支跨过白令陆桥,穿过苦寒的北极来到亚洲和非洲,演变成今天的双峰驼和单峰驼。另一支则下南洋,穿过刚形成的中美地峡来到南美洲。来到南美的这一支,继承了吃苦耐劳的祖训,在南美洲最艰苦的安第斯山高海拔山区扎下根来。


骆驼家族的“发家史”,箭头示意远征路。图片:wik commons



现生的骆驼科物种。名字对不上号别着急,马上讲。图片:Rodolfo Orihuela

羊驼、驼羊、骆马、原驼,这简直就是鳎马、喇叭、哑巴和喇嘛,怎么分啊?首先,它们都很萌(废话,我们骆驼科的各个长睫毛杏仁眼,不排队占一周的日历绝对是日历娘眼光有问题。(日历娘:???))。站在那里跟人一般儿高的,是驼羊(Llama,喇嘛)和骆马(Guanaco,关口,不是口关);你能摸摸头说好乖的是羊驼(Alpaca,奥帕卡)和原驼(Vicugna,卫裤涅)。


看好了,高大的是驼羊(驼羊属)和骆马(骆马属)。图片:pinterest

南美之外的人类见到羊驼,是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事。十五世纪,欧洲人来到南美,对于南美骆驼来说,那是一段黑暗的历史。欧洲人除了猎杀羊驼和其他南美骆驼,更要命的是向这里引进了羊。羊驼们被赶到高海拔高寒低氧的山区,在羊群无法生存的地方,它们艰难的生存下来。


羊的引入,让羊驼的生活更加艰难。图片:Reddit

命运的转机也有赖于欧洲人。十八世纪末,英国有毛纺工厂主见识到了羊驼绒的优良性能,羊驼绒织品赢得了上流社会的青睐。羊驼养殖业在南美、澳洲、北美相继发展起来,虽然没法与羊绒产业的规模相比,但是这依然让羊驼为更多人所知。羊驼也用它们的乖萌征服了越来越多的人。


乖萌的样子和羊驼绒的优良性能,让羊驼走出了美洲。图片:wiki commons

互联网的兴起助推了羊驼的第一波全球热潮,在jpg和gif诞生之前,我们只能从教科书中认识它们,那些插图完全无法展示这种动物的魅力。羊驼真正封神,发生在中国。那是2009年前后,web2.0时代的到来,不知道从哪个贴吧开始,有人把羊驼与“草泥马”划上了等号。其实,这个名号的诞生要更早,据我的不完全考证,早在那之前,有天津的动漫爱好者设计了一个拖把竹马的形象,命名为“草泥马”。只要你口诵法号,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狗不理的气味。而那个把拖把头和乱蓬蓬的羊驼联系起来的无名网友,就是给羊驼封神的人。2009年,国内还只有不多的动物园可以看到羊驼和驼羊,今天,它们已经是中国动物园里最常见的动物了。


这么多神兽当前,是不是很难控制你既几,已经萌哭了?图片:Information Bolivia South America


如今草泥马已经是中国动物园里最常见的动物之一,你们那动物园里的草泥马是哪一款呢?


Day 12  

各国摩友的驿站 千里荒漠中的小木屋旅馆

巴塔哥尼亚de巴塔哥尼亚  巨人之足

Day12 San Julian- Rio Gallego 380km

进入巴塔哥尼亚腹地,风越来越大,停车头盔里都有五六十码跑的那种风噪,人迎风走很困难,满眼都是灰黄色,景色越来越单一。


偶尔离开公路到非铺装路面野一下


一年365天都这气流  难怪干旱少雨

巴塔哥尼亚地区虽然靠大西洋非但却没有得到暖湿气流,反而长年遭受来自安第斯山脉的气流,终年大风不止降水很少,土地呈现了一种风蚀地貌,外观上跟新疆的戈壁滩看起来很像,但走进一看全是裸露的碎石,植物就只有那些全是刺的耐汗植物。

茫茫几千公里都是在这种荒漠中行进(再也不敢把无人机拿出来嘚瑟了)

虽说我在新疆的百里风区还是见过世面的,但百里风区和千里风区毕竟差了十多倍,大话不能讲太早,否则后面就该出洋相了。前面至少还有4千公里(巴塔哥尼境内往返总共要跑4千公里)要在这种强风中骑行,想想还是把油门收了收,保持80到100码的速度在柏油路上巡航。

毕竟任何时候安全第一


外国车友在巴塔哥尼亚拍摄的照片


巴塔哥尼亚骑行的真实写照,斜着骑。路基下全是荒漠隔壁

天快擦黑的时候突然发现荒漠中竟然有一个小镇,

小镇外一潭湖水在几百公里的大漠中显得格外清切,

要是这潭湖水边再多种些树那还真像我们敦煌的月牙泉呢!


湖水边散落的小木屋全是度假酒店,今晚就住这了!


德国摩友的大金翼晚上天黑才到,德国人一钻进屋子里就倒头大睡


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在这条公路上留下了自己的标志  

只见到徒步,自行车,摩旅这三种旅行者贴标哦!其余的类似自驾游之类的标志可是一个都看不到

这些标志有的是讲述旅行故事

有的是自己和好友的照片

有的是展示自己的旅行的意义,比如说纪念某个人

还有就是纯粹标记旅行路线的


全世界车标都有了  怎么能少了我们中国人的 考眼力  看见中国车标了吗?


哈哈 就是啥都看不懂也知道这是个女骑了!


巴西骑友,这条线路上最多的车友就是巴西人,毕竟离得近


凯旋虎带老婆出来摩旅  红色那个是哪国国旗有人认识吗?


这个简约实用 Ro和Eva相信他们老了之后拿出来看一定会很有感觉


看这个小白帽应该是穆斯林


意大利人骑宝马R80GS  哈哈哈那个复古车也来跑大长途摩旅了


这个图片怎么看着像圣雄甘地?


动不动都是环球摩旅的大侠


意大利人骑他们自己的“国产车”来跑这条线

看样子每个国家的人都爱自己的国产车

TO BE COUNTINUE未完待续

编辑:飞起
关键字:凯越机车 500X

  • 牛摩网APP

  • 牛摩网手机版

  • 排行榜小程序

  • 前大灯小程序

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1728号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1020761号 CopyRight ? 2012-2022,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深圳市牛摩网科技商务有限公司